在深秋的季節,
我們來到了京都的嵐山,
保津峽沿岸的楓紅美景
總是令人流連忘返。
但在嵐山的古寺內的楓紅,
更是讓眾多遊客們
讚嘆不已。
各寺廟內的創意庭園造景,
讓人感受到禪意的舒適,
再加上周遭濃濃的秋意,
讓人更是陶醉其中。
我們漫步在竹林中,
沿途可呼吸到
清新的空氣。
常寂光寺離車站的路程稍遠,
它位在嵐山的右京區,
山號為「小倉山」。
隨著嵐山最有名的
竹林道路拾階而上,
經過一道山門
就進到了常寂光寺的園區內,
再往裡頭走
進入仁王門
則正式進入院內。
寺內本堂也是棟平實的建築,
從山門開始往上爬階梯,
單單這一小段路
就已被楓紅滿滿包圍。
院內高約12公尺的多寶塔
是在西元1620年所興建,
被列為重要文化資產。
多寶塔內供俸著
阿彌陀佛的佛像,
也象徵常寂光寺
是阿彌陀佛所居住的淨土。
寺廟內的庭園中,
除了楓樹、櫸樹
襯托出秋天的紅葉美景,
銀杏的金黃閃耀
也讓庭園有了亮點。
常寂光寺原本就是賞楓的名所,
只見遊客們穿梭其中,
各個都是讚美聲不斷。
有坡度的庭園道路,
也讓楓紅美景
多了層次感,
這裡可是四季
都有當季的韻味喔!
日本人對於古都文物的保存
總是非常用心,
讓觀賞的後代旅人
也可以欣賞到古樸的禪意。
小冬冬可是第二次造訪嵐山,
當然也要冒出來
留下寫真照片。
回程時還是要買些當地的土產,
如我最愛吃的蕨餅、
還有用金箔做的吸油面紙。
嵐山雖然在去年九月
經歷了一場大水災的襲擊,
但當地人團結一心,
努力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市容,
讓遊客們又可以到此朝聖,
也讓大家再一次感受到
嵐山的秋楓美景。